¥ 160
¥ 229
1949年10月1日,新中国即将举行开国大典的消息,正通过世界各大通讯社的电波传往全球各国,整个世界都在关注着同一个名字――毛泽东。
北京中南海菊香书屋,即将前去主持开国大典的毛泽东,却在手把手教小女儿李讷写下浓墨重彩的“中国”二字。那一刻,曾经的岁月沧桑,风云变幻,重又回到了56岁的毛泽东眼前――
清光绪二十七年,即公元1901年9月,克勤克俭的韶山冲农民毛顺生精打细算之后,掏出一两银子,把八岁的儿子毛泽东送到南岸私塾上学发蒙,年幼的毛泽东提笔学写了第1个字:中国的中。
同一时间——北京,巨大的盘算也正打得山响,清政府正与西方列强十一国签订丧权辱国的《辛丑条约》,本息合计赔偿白银九亿八千多万两!古老的中国,山河破碎,尊严扫地,民族危亡,已然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!只是,年幼的毛泽东,对这一切还懵然不知……
时光荏苒,毛泽东的韶山山村生活也平静得一成不变。直到九年后,已成长为一个标准农民的毛泽东,才第1次从外出读洋学堂的表哥文运昌那里,看到了改良派著作《盛世危言》,“呜呼,中国将其亡矣!”的振聋发聩之音,第1次给这个乡村少年带来国家与民族的概念,也为他从此打开了外面的世界。
17岁的毛泽东踏出韶山冲,走上了重新求学之路。从湘乡东山学堂,到升入省城中学,他知道了康梁的维新变法主张,听说了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和广州黄花岗起义……随着辛亥革命的浪潮席卷全国,凭着“天下兴亡匹夫事,保卫共和人人责”的赤诚壮志,毛泽东也加入了革命新军。.。。。
温馨提示:
因厂家更改产品、产地等不作提前通知,且每位咨询者购买情况、提问时间等不同。回复的内容仅在一定的时期内有参考意义,若由此给您带来不便请多多谅解,敬请谅解,谢谢!
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
用户评论(0)
用户评价
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